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起源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的小浪底水利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用要求严格,被中外水利专家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的成功建设,既是新中国成立60年的经典之作,又是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成果,更是新中国几代水利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小浪底水利枢纽在建设运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小浪底文化,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水文化,又有所创新,为水文化增添了新元素。
小浪底文化体系主要由地理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和谐文化、责任文化、管理文化六大部分融汇而成。
一、承上启下、汇纳百川的地理文化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居黄河中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带。
小浪底水利枢纽地处我国交通重要中转枢纽区,东西向的连霍高速、310国道、陇海铁路,与南北向的二广高速、207国道、焦枝铁路和太澳高速等交通大动脉在此交织,是中西部地区的连接点,是经济汇合转换的桥头堡。
地理上区位控制、交通上四通八达、经济上承东启西,这就是小浪底的地理文化特性。
二、风物悠久、薪火传承的历史文化
小浪底水利枢纽南挟十三朝古都洛阳、北接济水之源济源,几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的有关化石以及新石器时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发掘于这里;伏羲创“河图洛书”、武王会盟、孔子问道、汉光武帝逐鹿中原等关键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于这里;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故事传说于这里。
小浪底水利枢纽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与中华历史文化一脉相传、一元同步、同体共生。
三、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
1991年,小浪底前期工程开工,来自全国的22支施工队伍上万人马满怀“艰苦奋斗,创造一流进场条件,为国争光”的激情,在小浪底安营扎寨,宿帐篷、饮积雪,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2年内,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建设目标。1994年主体工程开工,小浪底人在“建设一流工程,培养一流人才,总结一流经验”的奋进号角声中,打响了保截流、抢发电、早完工等一个个战役,经过7年的浴血奋战、顽强拼搏,赶回了延误的工期,解决了洞群密布的单薄山体稳定、高速含沙水流抗磨蚀、多级孔板消能等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顺利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取得了工期提前、质量优良、投资节约的辉煌成绩。
在首台机组发电前夕,小浪底人就开始了水利枢纽运行研究和探索,运行人员从零到逐渐壮大,管理经验从零到逐渐成熟,各项设施从零到逐渐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零到逐渐健全,小浪底人充分发扬了工程建设精神,经过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于首台机组投入发电后的短短3年时间内,顺利通过了“一流电厂”验收,枢纽运行管理水平跃升到国内先进行列。同时,小浪底工程也被授予“全国环境保护百佳工程”称号。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从2004年10月开工建设后,小浪底人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克服重重生活、生产困难,战胜土工膜施工、软基处理等一项项技术难题,于2008年6月按期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成为水利行业首个“达标投产”工程。
正是这种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文化的动力,打造了小浪底水利枢纽这项跨世纪的挑战性工程。
四、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和谐文化
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是推进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主体工程开工后,一夜之间,小浪底工地变成了“地球村”、“小联合国”。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中外建设者,由于文化和价值观不同、生活及工作方式各异、计划经济与国际惯例的迥异等因素,各种摩擦和撞击屡屡发生。面对挑战,小浪底人以黄河的宽广胸怀,积极吸纳世界现代文化,融合各种观念。在施工区建立起由所有国内施工单位参加的党务联席会议、项目经理负责人会议等制度,有效地统一中方建设者思想;发出“在外国人面前,我们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我们是小浪底人!”的号召,增强中方建设者的凝聚力;采用“中—外—中”夹心饼干模式,强化对中方建设者的管理等,实现了中国人内部的融合。同时,小浪底人诚心实意地把自己放在“服务”的位置上,提供设备和资金支持,和解裁员冲突,缓解合同纠纷,积极主动地为外国承包商解决施工中的干扰和困难;在重要节日举办有各标外商参加的招待会,营造和谐融洽氛围;阶段性评选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这些具有中国文化方式的举措,有效地促进了中外建设者的融合。两个融合的顺利实现,使全工区形成了中外建设者的共同意识体。
小浪底水利枢纽投入运营后,针对小浪底建管局兼具水利行业和电力企业职能的特点以及中央驻豫单位的性质,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外宣传和沟通交流,积极处理好与水利系统各部门、电力企业有关单位、地方各级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和谐的外部环境,实现了水利事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促进我局发展的有机统一。同时,通过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倡导诚信、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民主管理企业,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等措施,实现了职工与单位、职工与职工以及职工自我的和谐,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种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和谐文化是小浪底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具有小浪底特色的文化。
五、公益优先、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文化
责任文化是完成任务所具有的责任意识和思想观念。建设管理好小浪底水利枢纽,是小浪底人的根本责任,责任文化自然成为小浪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浪底人充分认识到小浪底水利枢纽是党中央、国务院治理开发黄河的战略性工程,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于是将建设好、管理好小浪底工程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用这个责任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建设一流工程”的宏伟目标,凝聚建设者的共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月举行各方参加的升国旗仪式、共产党员办公桌上摆放“共产党员”标牌等活动,教育建设者爱党爱国;大力开展“既是主人,又当小工”、“两个五湖四海”等主题教育,增强建设者的使命感、责任感。
小浪底水利枢纽投入运营后,小浪底人把价值取向从“建设一流工程”逐步转换到“管好民生工程”的新境界,将服务民生、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小浪底人新的历史使命,把实现公益性目标作为企业的最高宗旨,强化管理,科学调度,合理应用,精心维护,充分发挥了水利枢纽巨大的综合效益:实现黄河连续10年不断流、10年安全度汛,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胁;9次调水调沙运用,约6亿吨泥沙被冲入大海,下游主河槽过洪能力明显提高;累计向下游供水2033亿立方米,实现一次次引黄济青、引黄济津、引黄济淀,有效改善了下游供水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创建了优美和谐的枢纽管理区环境;累计发电403亿度,为河南电网提供了强大的优质绿色能源。
2009年4月7日,小浪底水利枢纽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小浪底人为党和国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崇高的使命、神圣的责任得到了很好印证。竣工验收后,小浪底人进一步将“管好民生工程,谋求多元发展”作为发展方向,将“争做安全管理、综合效益发挥、大型水利枢纽管理、承担社会责任典范”作为发展目标,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标兵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踏上了强化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促进现代水利和可持续水利发展的新征程。
六、面向国际、瞄准未来的现代管理文化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文化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卓越的企业都有卓越的管理文化作支撑。在小浪底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小浪底人将面向国际、瞄准未来的现代管理文化作为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
在计划经济时期,工程建设由国家分配,没有招标和合同之说,施工组织全靠会议发动和人工调度。管理文化的僵硬,促使工程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工期一再拖延,造成不少“胡子工程”。小浪底主体工程一开始,就打破了以往“各占一方”、“自成一统”、“封闭式”的管理文化模式。通过国际竞争性招投标选择承包商,将国际通用的“FIDIC”合同条款作为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唯一准则,大规模使用现代化大型设备,依靠计算机“掌控”施工组织,实现了全方位与国际、与现代化接轨。
投入运行后,小浪底人将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实施“人才兴局,科技强局”战略,大力推进内部精细化管理,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用国内外先进设备监控水情、泥沙、发电,用国内外一流技术维护枢纽设备,全范围提高了管理水平,又一次实现了全方位与国际、与现代化接轨。2003年,我局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5、2009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以上六个文化共同融汇成小浪底文化,但小浪底文化体系包含了水文化的诸多要素,不仅仅局限于这六个方面。今后,我局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小浪底文化,努力推进小浪底文化向更高层次迈进,促进现代水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